
【精品】过端午节的作文600字合集五篇
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,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,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、表达思想感情、传递知识信息。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端午节的作文600字5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过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1又是一年端午,又是一年粽叶飘香,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,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,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,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;有岸的地方就会楚歌四起。
两千三百年前,一位清瘦老人——屈原,在汨罗江边徘徊,他仰望苍天,对当时社会的腐败十分不满,他愤怒、哀伤,最后,他吟诵着“世人皆醉我独醒”,带着满腔悲愤抱石跳入江中,以死来扞卫正义。当地的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,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,后来,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,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,以此来纪念屈原。可以这样说,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,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,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,粽子的里面包着一颗红枣,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…………总之,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。
今天一早,和左邻右里一样,母亲便去菜场买包粽子的材料:糯米、粽叶、红枣……母亲先把糯米泡好,把粽叶和红枣洗净,洗好后,再把红枣切碎,用调料把红枣与糯米拌在一块儿,过了一小时,母亲开始包粽子了,她先把粽 ……此处隐藏2380个字……午节的作文600字 篇5
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此清晰地刻在我的记忆里。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,我更偏爱端午节。我享受它深沉的韵味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它如约而至。在那一天情景动人,别具情趣。
我喜欢端午的意境,喜欢那源远流长的历史。相传战国时代,秦楚争夺霸权,诗人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。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守旧派的反对,他们不断诋毁屈原。楚怀王渐渐疏远屈原,胸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,怀着难以抑制的悲愤写下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等不朽诗篇。公元前229年,屈原在流放途中听说楚国已败,万念俱灰,投入汨罗江自尽。百姓听说后,自发打捞屈原尸体,为避免鱼虾撕咬屈原,人们纷纷拿粽子投入江中。“屈氏已沉死,楚人哀不容。何尝奈谗谤,徒欲却蛟龙。”
我喜欢端午的意境,喜欢那丰富多彩的习俗。每年端午一到,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挂上幽香扑鼻的艾叶,村村寨寨都要举行激动人心的龙舟比赛。赛龙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。急鼓声中人们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,既娱神又乐人,是祭仪中半宗教、半娱乐性的节目。龙舟张灯结彩、来往穿梭,真是“赛龙夺锦,鼓声催发健儿奋。端日弄波,浆拍浩汤舟队威。”
我喜欢端午的意境,喜欢那花样繁多的粽子。据记载,春秋时,用菰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“角黍”。晋代,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。南北朝时期,出现杂粽:米中掺杂禽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等,品种增多,甚至还用做交往的礼品。到了唐代,粽子用的米,已“白莹如玉”,其形状出现锥形、菱形。宋朝时,已有“蜜饯粽”,即果品入粽,诗人苏东坡有“时于粽里见杨梅”的诗句。直至今日,五月初,家家都要包粽子,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
我爱过端午节,因为那源远流长的历史、丰富多彩的习俗、花样繁多的粽子。但愿岁月不会冲淡它的传统色彩。